「为什么不建议学人工智能」为什么不建议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

  彼得蒂尔赞赏从0到1,其实很多时候,从1到100更重要。新技术普及,尤其是向不发达国家普及,远比想象中困难。

  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于各个产业部门就业。对当前中国来说,吸纳就业最大的仍是农业。照理说,美国机械化运作这么多年,农业人口就业占比也降低到1%,经验很成熟,怎么这些成熟技术没把中国几亿农业人口取代了呢?

  印度13亿人,其中70%以上都是农业人口,怎么美国这些成熟技术没把印度近10亿农业人口取代了呢?

  取代取代,说起来只有两个字,落到现实没那么简单。

  首先,不管拖拉机还是机器人,技术并不是免费的,成本高昂。最直接的,买一台插秧机、收割机动辄几万几十万,这对中国、印度大多数农民来说是很高门槛。小农耕作一亩三分地,每年收成可能才两三千元,你让他们投资几万元购买机器,这是强人所难了。

  其次是当地地形是否适合大规模机械作业,如云南贵州四川有很多坡地梯田,到现在还是依靠人力。

  美国机械化农业发达,并没有同步扩散到中国、印度、印尼、埃塞俄比亚等发展中国家。越落后国家,越是以传统小农耕作为主,吸纳最多的就业。如果社会不大规模改革,它将一直如此。就算改革,历程需要至少几十年。

  人工智能要谈普及,至少有两个问题。

  第一是技术成熟度。创新工场对人工智能主要领域画了一个路线图,大多数技术并非三五年就能成熟:

  

  尤其是百度重金下注的无人驾驶,技术成熟估计是在10年之后了。

  第二是商业普及,机器人成本是否比人更低?不一定。比如,据媒体报道,在埃塞俄比亚中国制鞋企业“华坚集团向普通工人支付每月30美元的税后工资”,不到人民币200元。你到埃塞俄比亚建厂,一个工人每年工资不到2400元,100个工人不到24万元。动辄几十万元一台的机器人,成本比这里的人工工资贵多了。

「为什么不建议学人工智能」为什么不建议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

  也就是说,在工人工资高的国家重金投资机器人有意义,能很快收回成本,比如富士康在美国、中国东部机器代人。但企业还可以到非洲劳动力成本极低的国家投资设厂,不用投资价格高昂的机器人,比如华坚。人力和机器人的竞争中,人力成本可能更低,从而更具优势。

  作为理性人的企业家,当然是到成本更低的地方设厂。印度低就去印度,埃塞俄比亚低就去埃塞。人力成本高就投机器人,人力成本低当然是用人力。

  机器代人,代的是工资高的国家的那些工人。

  总结来说,人工智能技术成熟有个过程,几年到几十年不等,并非一蹴而就;技术普及更需要时间,尤其对落后国家,有人驾驶汽车还没有多少呢,何况售价更为高昂的无人驾驶汽车?

为您推荐

发表评论

当前非电脑浏览器正常宽度,请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本站!